《德保县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27日
德保县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桂发〔2018〕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55号)、《中共德保县委员会 德保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德保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德发〔2018〕12号)和《中共德保县委员会办公室 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保县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德办发〔2018〕16号)等文件精神,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缓解我县当前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农业大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区、全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
二、工作目标
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机制,不断优化服务,逐步破解当前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农业大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提供优质金融支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为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增加更多低成本资金,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配置,切实增强金融扶贫政策的导向力,确保每年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配合单位:县金融办、县扶贫办等)
(二)强化对重大战略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发挥债委会机制的作用,实行联合授信管理。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优先支持机制,围绕德保打造“一区两地三城”目标,在规划年度贷款目标时,优先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煤电铝一体化、铝二次创业、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项目;对自治区、市、县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对时效性强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审批和放款。探索运用再贷款、财政贴息、担保机制等政策手段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配合单位:县工管委、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环保局、县扶贫办、县农业局等)
(三)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和放宽不良容忍度政策进一步扩大到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精准扶贫贷款,进一步加大对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审批实行单独管理和业绩专项考评,重点向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分散、融资满足度相对不足的小微企业倾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管理,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开发适合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需要的中长期贷款产品。(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扶贫办、县农业局等)
(四)创新信贷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核心(重点)企业依托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聚焦供应链融资,充分发挥核心(重点)企业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的优势,为核心(重点)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小微企业提供增信增资服务。扩大抵(质)押资产范围,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专利权、购买服务协议、林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应收账款、存货及仓单抵(质)押等多种形式的贷款业务,提高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折扣比例。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探索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力土地综合整治。(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配合单位:县金融办、县环保局、县市政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经贸局、县国土局、县扶贫办等)
(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发行绿色债券、创新公司债券、“一带一路”债券、养老产业、扶贫债券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专项债券;继续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扩大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落实自治区奖励政策,对成功融资的企业按年度实际发行金额的1.5%给予奖励,年内单户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金融机构企业发行股票及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主承销服务的,按年度累计发行金额的0.01%给予奖励,每个金融机构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
(六)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业务。按自治区、市政府要求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及时足额对本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进行补偿。积极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业务。(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等)
(七)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信贷引导资金风险补偿覆盖范围,将目前小微企业法人贷款的风险补偿、贴息、税收等优惠和支持政策扩大到个人经营性贷款中的小微企业主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大力支持大众创业创新。强化政策落实,督促与金融机构签订“助保贷”、“惠企贷”等协议的签约单位切实履行相关职责,明确代偿完毕时限,及时做好代偿工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生态和政府公信力。(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等)
(八)建立企业转贷应急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九)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保险服务水平。降低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费率,该费率可在向监管部门报备费率的基础上下调20%。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深度贫困地区需求开发费率低廉、保障充分的一揽子保险产品或组合式保险产品。(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烟办、县糖办等)
(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依托社区、商圈、产业集群探索设立社区银行、专营支行,实行专营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信贷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延伸服务网点,依托“农金村办”服务平台,下沉服务重点。加大“引金引资”力度,落实好新机构设立补助政策,吸引更多的区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德保,争取更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德保设立分支机构。积极配合右江华润村镇银行构建“多县一行”模式,争取2019年右江华润村镇银行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银监办、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一)深入推进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围绕我县脱贫攻坚,开发应用于示范区的各类创新扶贫贷款品种和项目贷款融资新模式。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纳入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项目范围,争取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将明确来源于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的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整合做为扶贫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及还款来源,开展“过桥贷款”。(牵头单位:县扶贫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银监办、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信贷“七不准”和服务收费“四公开”,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查核收费项目及价格,列出清单在营业场所公布,并鼓励在公众信息网公布。(牵头单位:县银监办,配合单位:县物价局、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三)进一步减费让利。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暂停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等6项收费,推动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减免1—2项收费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合理设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落实“两禁两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小微企业让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牵头单位:县银监办,配合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四)规范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19年1月31日前,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一次对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公证、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机构和有关部门收费行为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中介机构收费不入账、中介机构向金融机构员工利益输送等套利行为。(牵头单位:县物价局,配合单位:县金融办、县银监办,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五)改革信贷审批流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针对同一类型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信贷专业化分类、批量化营销、标准审贷、差异化授信机制。简化续贷办理流程,支持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融资周转“无缝衔接”,对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的企业,不得要求企业先还后贷,更不得参与倒贷,诱导企业通过其他途径“搭桥”融资。鼓励银行机构加强对互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优化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牵头单位:县银监办,配合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六)推动信贷限时承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探索建立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按照业务类别对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限向客户作出明确承诺;对未达到授信条件的客户,要在承诺时限内告知客户。2019年1月31日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信贷限时承诺制度。(牵头单位:县银监办,配合单位: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七)探索建立小微企业综合信息服务机制。鼓励动产抵押登记机构建立“动产抵押登记网上申请查询系统”,推动动产抵押登记电子化办理,并在材料齐全情况下,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服务,为银行机构办理抵押融资业务提供便利。推动县经贸局、县工商局、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银监办和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向银行机构定期发布行业优质企业名单、相关产业政策、处罚信息名单等,在小微企业的授权同意下,向银行机构提供各类有价值的信息,推动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服务。建立“银税互动”机制,推动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数据交互在技术上实现“线上直连”,拓宽“银税互动”合作范围,切实提升小微企业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的转化效率。(牵头单位:县工商局,配合单位:县经贸局、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税务局、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银监办,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十八)加强考核引导。制定我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银监办,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德保县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李永孔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福令 县工管委副主任
成 员:罗朝川 县委办副主任、县扶贫办主任
农温校 县政府办副主任
农惠娟 县财政局局长
李少弟 县发改局局长
黄 超 县国土局局长
农善敏 县科技局局长
许宜新 县环保局局长
吕成况 县市政局局长
潘航驾 县经贸局局长
黄 孟 县工商局局长
黄小示 县物价局局长
农全欢 县农业局局长
罗朝康 县税务局局长
黄世照 县林业局局长
岑花燕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黄翠美 县糖办主任
陆广涛 县烟办主任
黄华车 县银监办主任
赵芳格 县金融办副主任
农景毅 人民银行德保县支行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金融办,由赵芳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根据工作需要从有关单位抽人集中办公,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作用,牵头推进各项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过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各配合单位要全力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各措施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三)强化监督考核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已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评,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使用和资金安排等方面挂钩。以绩效考评助推各项工作落实,切实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